acgdir.com
首页 > 动漫/二次元 > 动漫/二次元/资讯

从数学的角度思考,二次元的“次元”是什么?(3)

2022-10-13 来源:acgdir.com
在亚里士多德几个世纪前,留基伯和德谟克里特(Leucippus and Democritus )提出了一种现实理论,它本质上包含着一种空间化视觉的启用——一种“原子”的视觉,即物质世界是由在虚空中移动的微小粒子(即原子)组成的。但亚里士多德拒绝接受原子论,他声称虚空的概念在逻辑上是不连贯的。亚里士多德说,根据定义,虚空不可能“存在”。如何反驳亚里士多德对虚空概念的否定,以及更进一步对空间延展性的否定,将是几个世纪的巨大工程。直到17 世纪早期,伽利略和笛卡尔(Galileo and Descartes)将空间的延展性作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这一创新愿景才得以实现。正如美国哲学家埃德温·伯特(Edwin Burtt)所说,在这两位思想家的观点中“物理空间的概念被假定为与几何概念相同”——也就是现在学校里教授的三维欧几里得几何(Euclidean geometry)。
早在物理学家接受欧几里得的观点之前,画家们就开始尝试开创一种符合几何学的空间概念,正是由于他们,我们才在概念框架中实现了这一显著的飞跃。在中世纪晚期,柏拉图和毕达哥拉斯(Plato and Pythagoras),作为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对手,影响了一种新的观点在欧洲的诞生和传播。这种观点认为上帝创造世界时依据的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定律,因此,艺术家若想真实地描绘这个世界,就应该在表现策略上效仿造物主。从 14 世纪到 16 世纪,乔托(Giotto),保罗·乌切洛(Paolo Uccello),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等艺术家开发了后来被称为透视法的技术——一种最初被称为“几何学绘图”的作画风格。通过有意识地探索几何原理,这些画家逐渐学会了如何在三维空间中构建物体的图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