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世化石揭示博比特虫祖先史前食肉蠕虫或2000万年前定居海底(34)
2022-11-12 来源:acgdir.com
关于哈密翼龙化石风化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 对极干旱高盐碱地区的化石保护具有普遍意义
据中国科学报(崔雪芹):近日,《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及其英文版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同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关于哈密翼龙化石风化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
论文通讯作者汪筱林告诉《中国科学报》,通过哈密翼龙化石及围岩风化机理的研究,可为后续保护工作奠定基础。在日后进行保护时,除了研发合适的加固材料对化石和围岩进行加固保护处理外,受潮后的盐害治理也是重中之重。这一研究结果对极干旱高盐碱地区的化石保护具有普遍意义,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发现于我国新疆哈密戈壁的数以千万计的哈密翼龙及其三维立体保存的蛋与胚胎化石,被认为是翼龙研究两百年来最激动人心的发现之一。
然而,化石标本从极其干旱炎热的原产地戈壁大漠到了相对潮湿的地方后,就会出现严重的自然风化现象,具体表现为化石围岩粉化和翼龙骨骼破碎。即便是进行渗胶加固处理后,依旧出现上述问题,严重威胁化石的安全,也影响后续研究和博物馆展陈。亟需开展针对性很强的风化机理研究。
论文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李颖告诉记者,早在2019年,研究团队对哈密翼龙化石围岩粉化破碎的原因就已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通过薄片岩相和扫描电镜分析,结合X射线衍射结果,发现组成围岩的碎屑颗粒之间起着粘结作用的是石盐、方解石和黏土矿物。通过离子色谱分析,发现化石围岩的可溶盐含量高出安全域值近4倍。
该研究是在对哈密翼龙化石围岩风化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骨骼化石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主要是要了解骨骼化石自然风化破碎的原因,以及了解化石与围岩自然风化破碎的异同。
借助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发现骨骼化石钙磷比约为1.16,明显低于羟基磷灰石的1.67。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发现骨骼的磷酸盐结晶度指数高达4.17,且存在CO32-替代骨骼中羟基磷灰石PO43-的现象。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发现骨骼化石中含有少量方解石,借助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发现这些方解石填充在骨骼的脉管道内。以上结果均表明化石经历了严重的后期成岩改造作用。
除此之外,通过X射线衍射及离子色谱分析对中空骨骼等内部的填充物进行分析,初步认为骨骼化石自然开裂剥落破碎的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
据中国科学报(崔雪芹):近日,《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及其英文版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同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关于哈密翼龙化石风化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
论文通讯作者汪筱林告诉《中国科学报》,通过哈密翼龙化石及围岩风化机理的研究,可为后续保护工作奠定基础。在日后进行保护时,除了研发合适的加固材料对化石和围岩进行加固保护处理外,受潮后的盐害治理也是重中之重。这一研究结果对极干旱高盐碱地区的化石保护具有普遍意义,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发现于我国新疆哈密戈壁的数以千万计的哈密翼龙及其三维立体保存的蛋与胚胎化石,被认为是翼龙研究两百年来最激动人心的发现之一。
然而,化石标本从极其干旱炎热的原产地戈壁大漠到了相对潮湿的地方后,就会出现严重的自然风化现象,具体表现为化石围岩粉化和翼龙骨骼破碎。即便是进行渗胶加固处理后,依旧出现上述问题,严重威胁化石的安全,也影响后续研究和博物馆展陈。亟需开展针对性很强的风化机理研究。
论文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李颖告诉记者,早在2019年,研究团队对哈密翼龙化石围岩粉化破碎的原因就已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通过薄片岩相和扫描电镜分析,结合X射线衍射结果,发现组成围岩的碎屑颗粒之间起着粘结作用的是石盐、方解石和黏土矿物。通过离子色谱分析,发现化石围岩的可溶盐含量高出安全域值近4倍。
该研究是在对哈密翼龙化石围岩风化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骨骼化石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主要是要了解骨骼化石自然风化破碎的原因,以及了解化石与围岩自然风化破碎的异同。
借助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发现骨骼化石钙磷比约为1.16,明显低于羟基磷灰石的1.67。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发现骨骼的磷酸盐结晶度指数高达4.17,且存在CO32-替代骨骼中羟基磷灰石PO43-的现象。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发现骨骼化石中含有少量方解石,借助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发现这些方解石填充在骨骼的脉管道内。以上结果均表明化石经历了严重的后期成岩改造作用。
除此之外,通过X射线衍射及离子色谱分析对中空骨骼等内部的填充物进行分析,初步认为骨骼化石自然开裂剥落破碎的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